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人民币,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44.3万辆,其中,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78万辆,荣登全国第一,增幅达104.2%;上海(128.68万辆)与西安(98.38万辆)分列二三位。
在崔东树看来,城市的容量决定发展潜力,上海与深圳由于土地面积相对较狭小,产业布局受到一定的约束,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从而选择高端化发展。而西安、合肥、重庆等地拥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8万辆,增幅达100%。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比亚迪和理想工厂的加持。另据常州市政府信息显示,如果把动力电池产业链拆解为32个主要环节,常州聚集了其中31个,产业链完整程度接近97%。
近年来,身为北方汽车重镇,北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发力不足。如今,全力打造小米汽车,也成为北京驶入新能源快车道的重要动作。
新能源汽车出口不仅是单一产品销售,随之而来的是配件、电池、电机以及充电桩等相关产品和服务。每一次跨国交易实际上都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中国民营企业抓住机遇,从产品出口迈向建立本土化汽车供应链,更大力度地参与全球汽车产业链、把握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红利。(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谭雨果 报道)
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车不断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5次提到汽车,其中3次提到新能源汽车。近日,全国各地公布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称号归属深圳。
与此同时,新能源企业三强城市还在继续发力。根据2023年8月发布的《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深圳市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200万辆,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元规模。
例如,深圳崛起靠的是2023年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企业比亚迪,这家头部企业拉动囊括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充电基础设施、汽车后市场等整条产业链;上海的优势是拥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贡献,以及背靠整个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生态;而西安通过提前布局新能源产业,成为比亚迪、吉利等大批民营车企的生产基地。
2023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发力点。为了弥补在供应端的不足,西安在鄠邑区投建了一个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新能源电子产业基地。
近年来,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其销量持续攀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显示,2024年1至2月出口新能源车28.5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乘用车占比达97%。
最近三年,“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之争,基本在上述三座城市之间展开。从2021年上海的遥遥领先,到2022年西安的异军突起,再到2023年深圳的弯道超车。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时表示,“新能源第一城”频频易主,说明各个城市正在激烈争夺产业热点,这事关拉动产业链、有效税收以及就业问题等。
廖博表示,除了前沿技术研发,在产业链拓展、吸纳就业等方面民营企业同样优势显著。他以比亚迪收购易安财险为例,购买汽车必须购买保险,“新能源汽车一哥”此举通过延展产业链上下游,提升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能力。
复仇者联盟4月,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工厂非常繁忙,千余辆各种颜色的汽车整齐地排在厂区停车场,等待发往全国。然而,就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如今一座设计年产15万辆的汽车工厂已经开始加足马力,完成网络上不断传来的订单。
崔东树指出,无论是美国底特律,还是德国斯图加特,汽车城的概念是建立汽车版块的核心产业链,而在我国,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汽车产业链具有明显优势,“设想一下,将上海、浙江、江苏以及安徽打造成为一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城市群,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经济委员会委员、BC研究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廖博认为,刚刚晋升为“万亿之城”的常州以及有着“东方底特律”之称的重庆,势头同样不可小觑。
此外,在智能驾驶产业链中,华为、地平线、大疆、毫末等头部企业均为民营企业。涉及激光雷达、智能转向、高精度地图的民营企业供应商也在快速发展。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公布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深圳首次登顶,上海、西安分列二三位,这是三年来“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第三度易主。近日,小米汽车的问世,再次搅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池春水”,这也意味着,北京这座北方汽车重镇,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城”的竞赛中发力。
其中,合肥市坐拥包括民营车企蔚来在内的6家整车生产基地,集聚上下游企业500多家,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2023年,汽车产业被安徽省确立为首位产业,合肥则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在2024年突破120万辆,到2025年攀升至300万辆。
“没有北京支持,小米三年内不可能完成造车。”3月28日晚,在小米汽车SU7上市发布会,雷军表示,北京这片沃土孕育了小米汽车。
在赛力斯问界等产品的带动下,2023年,重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0.03万辆。重庆提出,做大做强做优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被排在第一的位置。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支柱产业发展,将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作用。根据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共有9家汽车制造业民营企业入榜。
140.56MB
查看151.27MB
查看34.1MB
查看744.97MB
查看320.80MB
查看887.60MB
查看804.87MB
查看661.10MB
查看466.91MB
查看612.90MB
查看565.10MB
查看326.96MB
查看619.28MB
查看453.98MB
查看261.54MB
查看983.90MB
查看200.92MB
查看298.72MB
查看597.65MB
查看306.23MB
查看928.82MB
查看434.44MB
查看251.44MB
查看370.16MB
查看319.44MB
查看973.93MB
查看439.38MB
查看256.33MB
查看948.98MB
查看752.85MB
查看287.21MB
查看645.55MB
查看482.94MB
查看922.34MB
查看675.31MB
查看485.98MB
查看470.54MB
查看971.96MB
查看850.98MB
查看814.93MB
查看277.98MB
查看512.66MB
查看176.73MB
查看552.66MB
查看448.70MB
查看690.38MB
查看992.15MB
查看195.57MB
查看491.60MB
查看243.49MB
查看245.78MB
查看932.49MB
查看695.88MB
查看141.14MB
查看883.95MB
查看731.17MB
查看108.96MB
查看127.68MB
查看156.35MB
查看388.43MB
查看425.93MB
查看101.25MB
查看495.26MB
查看828.91MB
查看815.20MB
查看742.99MB
查看946.86MB
查看715.83MB
查看989.32MB
查看586.30MB
查看803.45MB
查看438.95MB
查看948.40MB
查看245.13MB
查看424.31MB
查看419.71MB
查看296.93MB
查看503.11MB
查看264.72MB
查看517.66MB
查看920.26MB
查看481.25MB
查看284.22MB
查看335.80MB
查看793.11MB
查看121.63MB
查看126.44MB
查看534.11MB
查看166.93MB
查看295.23MB
查看380.39MB
查看679.92MB
查看227.19MB
查看880.61MB
查看151.26MB
查看295.99MB
查看500.43MB
查看513.38MB
查看922.34MB
查看135.79MB
查看507.11MB
查看223.76MB
查看530.58MB
查看585.29MB
查看
764 枝江lr
黄仁勋不鸡娃:儿女毕业非名校,还开餐厅当厨子♑
2025-07-03 13:22:40 推荐
675 188****9617
燕郊首富家族:从养牛发家到做殡葬IPO,如今靠预制菜赚钱了♕
2025-07-03 18:42:35 不推荐
455 152****7266
共建向上向善精神家园——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2025-07-03 17:29:17 推荐
75 小黑花花过河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海试航♜
2025-07-05 07:57:18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