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药的宝库中,石莲子以其独特的药性悄然绽放。这味古老药材,实为莲的成熟果实经霜后沉入淤泥,久而质坚如石,故得此名。不同于寻常莲子,石莲子历经时光沉淀,药效更为醇厚,尤擅固涩止泻、清心除烦。明代《本草纲目》早有记载,其"甘涩性平"之质,恰似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温和中藏着力量。江南水乡的采药人深谙其道,总在秋末冬初的枯荷残梗间,细细寻觅那些沉落塘底的黑亮果实。如今当我们重新审视这味沉睡在古籍中的药材,会发现它不仅是治疗脾肾两虚的良药,更承载着中医药文化中"以通为补"的古老智慧。
【中药名】石莲子
【别名】甜石莲、莲实、壳莲子、带皮莲子。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位】睡莲科植物莲的老熟的果实入药。10月莲子成熟时,割下莲蓬,取出果实晒干或拾取落入泥中之莲实洗净晒干。
【产地分布】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主要分布于南北各地。
【性味归经】甘、涩,苦,寒。归脾、胃、心经。
【功效】清湿热、开胃迸食、清心宁神、涩精止泄。
【主治】主噤口痢、呕吐不食、心烦失眠、遗精、尿浊、带下等。
【文献】
①《药性考》:“止吐呕恶,热渴咳逆,白浊遗精,便数可节,清心宁神,强志益肾。”
②《医学广笔记》用本品同人参、黄连煎服,可奏清湿热,益脾胃,止吐止痢之功。用于心火妄动,肾阴虚亏,心肾不交,遗精,白浊,夜不安寐,以石莲于清心宁神,常配黄 芩、麦冬、地骨皮等同用,以交通心肾,而涩精止泄,
③《局方》清心莲子饮;若心有虚热,小便赤浊者,用本品配炙甘草、灯心同用,以清心火,如《直指方》莲子六一汤。
④本草求原》:"清心宁神,同龙脑为末;白浊遗精,同茯苓为末,白汤下,此髓有热也,若肾虚而滑忌之;心虚热赤浊,加甘草为末,灯心汤下;热毒噤口痢,同参用,取水土之余气,以助脾阴而去湿热。"
⑤《纲目》:"得茯苓、山药、白木、杞子良。"
【成分药理】
【用法用量】煎汤9-12克。清湿热生用,清心宁神连心用。
【使用禁忌】虚寒久痢禁服。
【配伍选方】
①治翻胃:石莲肉,为末,入些豆蔻末,米汤乘热调服。(《直指方》莲子散)
②治心经虚热,小便赤浊:石莲肉(莲心)六两,炙甘草一两。为细末,每二钱,灯心煎汤调下。(《直指方》莲子六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