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易

面根藤(奶浆藤)的功效与作用-面根藤(奶浆藤)图片

在乡野田埂间,常有一种不起眼的藤本植物,其茎叶折断处会渗出乳白色汁液,故得名"奶浆藤"。这种学名面根藤的草药,虽貌不惊人,却在民间医药中传承千年。老药农们熟知,其性味甘平,归脾、肺二经,尤擅通利水湿。每逢暑湿困脾时节,采其全草晒干备用,或煎汤代茶,或捣敷外用,往往能见奇效。现代人重新审视这些土生土长的草药时,会发现先民对植物药性的认知竟与当代药理研究多有暗合。面根藤便是这般承载着古老智慧,在阡陌间静待有识之士拾遗。

面根藤(奶浆藤)的功效与作用-面根藤(奶浆藤)图片

【中药名】面根藤

【别名】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打破碗、奶浆藤、面根草、狗儿完、小旋花、南面根、常春藤叶天剑、狗儿蔓、蒲地参、盘肠参、燕覆子、米线草、兔儿草、富苗秧、扶秧、走丝牡丹、钩耳藤、喇叭花、狗耳苗、扶苗、扶子苗、旋花苦蔓、老母猪草。

【类别】清热药。

【药用部位为旋花科植物打碗花的全草或根茎。

产地分布】生于耕地、荒地和路旁或溪边、湖边等潮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健脾,利湿,调经。

主治】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吐乳;疳积;五淋;带下;月经不调等证。

【文献】

①《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通月经并五淋,小儿呕吐乳症。"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疳积和产后感冒。

③《陕西植药调查》:"凋经,活血,滋阴,补虚。"

成分药理】块根含内酯成分咖伦宾、掌叶防己碱。根茎含淀粉17%。叶、花含山柰酚-3-半乳糖甙。

【用法用量】煎汤10-30克。

【使用禁忌暂未知

【配伍选方】

①治小儿脾弱气虚:面根藤根、鸡屎藤做糕服。(《重庆草药》)

②治肾虚耳聋:鲜面根藤根、响铃草各四两。炖猪耳朵服。(《重庆草药》)


上一篇: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地榆图片

下一篇:红药子的功效与作用-红药子图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内容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