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药的百草园中,丹参以其独特的赤色根茎格外醒目。这种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的药材,自古便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的美誉。山野间生长的赤参,其断面纹路如朱砂流动,在江南药农口中常被称为「血参」。无论是《本草纲目》记载的活血化瘀之效,还是现代药理学发现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这味既寻常又珍贵的草药,始终在时光里保持着独特的生命力。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株唇形科植物的价值时,会发现它不仅是药屉里的常客,更承载着千年医药智慧的结晶。
【中药名】丹参
【别名】赤参,紫丹参,红根
【类别】活血调经药。
【药用部位】以根入药。以条粗壮、色紫红者为佳。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2100-4050米的林缘、路旁、沟边灌丛中。 分布于甘肃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 药材主产于四川、江苏、安徽、山西、河北等地。
【性味归经】微寒,苦。归心、肝经。
【功效】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崩带下,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恶疮肿毒。
【歌诀】
一味丹参同四物,肝炎胁痛冠心病。
丹参味苦性微寒,祛瘀生新崩带下。
破症除瘕心烦满,月经不调行经难。
【文献】
①《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②《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③?《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
④《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⑤《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
⑥《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⑦《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
⑧《吴普本草》:"治心腹痛。"
⑨? ?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
【常用配伍】当归、地黄、甘草、白芍、麦冬、附子、独活、牛膝、防风、茯苓、人参、白术、川芎、黄芪、杜仲、玄参、赤芍、细辛、熟地黄、陈皮。
【成分药理】改善心脑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肿瘤,抗肝损伤,抗氧化。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的作用。可治痛经,闭经,腹部肿块,烦热不安,痈肿疮毒等症。比较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患,高血压,血栓性病患,月经不调和各类瘀血阻滞证。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显著的保护功效,有利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丹参可以改善机体的微循环,降低血液的黏度,减少血小板聚集。丹参在体外对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都有抑制作用。
①镇静作用:丹参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与镇痛作用,改善神经性衰弱性失眠。
②改善学习记忆:丹酚酸对实验性小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
③降血脂:丹酚酸与迷迭香酸有抗脂质过氧化。能降血脂,抑制粥状动脉硬化。
④心肌保护: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损伤,可以提高耐缺氧能力。
⑤抗胃溃疡:能保护胃黏膜,保护缺血性肾损伤。
⑥抗菌作用:丹参对敏感及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抗菌作用。
⑦改善循环:可以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与凝血功能。
⑧改善肾功能:丹参可以改善肾脏功能,增加尿素,肌酐,钠与磷排出。
⑨保肝作用:能保护肝细胞损伤,增进肝细胞再生,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
【使用禁忌】月经过多而无瘀血者禁服,孕妇慎用。
《本草经集庄》:"畏咸水。反藜芦。"?忌醋。
【中成药】安神补心丸、金嗓散结胶囊、强心丸、固本延龄丸(固本延龄丹)、参芪益母颗粒、双虎清肝颗粒、雪莲归芪口服液、龟芪壮骨颗粒、止痛化{徵}胶囊、乌麦益智合剂。
【配伍选方】
①治痛经:丹参15克,郁金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经水不调: 丹参一斤,切薄片,晒脆,研为末,用好酒泛为丸,每日服三钱,清晨开水服下。(集验拔萃良方)
③治经血涩少,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丹参、益母草、香附各9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④治急、慢性肝炎,两胁作痛:茵陈15克,郁金、丹参、板蓝根各9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⑤治心腹诸痛属半虚半实者:丹参30克,檀香、砂仁各4.5克。水煎服。(《时方歌括》丹参饮)
⑥治妇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并治之。兼治冷热劳,腰脊痛,骨节颊疼:丹参(去芦)不以多少,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经脉不调食前,冷热劳无时。(《妇人良方》丹参散)
⑦治经水不调:紫丹参一斤,切薄片,于烈日中晒脆,为细末,用好酒泛为丸。每服三钱,清晨开水送下。(《集验拔萃良方》调经丸)
⑧治妇人乳肿痛:丹参、芍药各二两,白芷一两。上三味,以苦酒渍一夜,猪脂六合,微火煎三上下,膏成敷之。(《刘涓子鬼遗方》丹参膏)
⑨治阴疼痛或肿胀:丹参一两,槟榔一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香子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丹参散)
⑩治寒疝,小腹及阴中相引痛,自汗出欲死:丹参半两,锉,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热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11)治经血涩少,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丹参、益母草、香附各三钱。水煎服。
(12)治热油火灼,除痛生肌:丹参八两,?,以水微调,取羊脂二斤,煎三上三下,以涂疮上。(《肘后方》)
(13)腹中包块:丹参、三棱、莪术各三钱,皂角刺一钱。水煎服。
(14)治急、慢性肝炎,两胁作痛:茵陈五钱,郁金、丹参、板蓝根各三钱。水煎服。(③方以下出《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15)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丹参十二两,细切,以清酒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千金方》)
(16)治腰髀连脚疼:杜仲八两,丹参五两,独活、当归、芎劳、干地黄各四两。上六味切,以绢袋盛,上清酒二斗债之五宿,服二合,日再。忌芜荑。(张文仲)
(17)治神经衰弱:丹参五钱,五味子一两。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18)治小儿汗出中风,身体拘急,壮热苦啼:丹参半两,鼠粪三七枚(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浆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丹参散)
(19)治失眠:丹参五两,磨粉,分成12份。每天晚睡前,用开白水冲喝一份。十二份用完,全愈(有特效)
【丹参的食用】
①丹参煮水喝
将丹参清洗干净之后,切成一段段或者切片之后,放到锅中加入清水炖着,观察在丹参水变色,散发药香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红糖水调味,并改用小火继续慢炖,直到出锅加入各种调味料服用,这种食用方法比较方便有效。
③丹参泡茶
女性朋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泡制一杯丹参益母茶。取适当的丹参片,以及益母茶用热水冲泡就可以了。可以反复冲泡,但不宜过夜饮用。
②丹参泡酒
丹参片,红花等其他配药,接着将它们清洗干净之后,用白酒密封浸泡半个月左右即可饮用。最好每天不宜多喝,应控制次数和剂量。
④丹参炖鸡
先将鸡清洗干净,放到锅中,加入清水,去腥香料以及处理干净的丹参,然后用大火熬制,等到鸡煮熟的时候,加入各种调味料就可以出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