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瓜❵
交通运输部的救助打捞局,部署在烟台、上海、广州三个区域的专业救助打捞机构,是海上救助的专业力量。今年1—5月份,这个专业机构共执行应急救助抢险打捞任务347起,成功救助了遇险人员435名,成功救助的遇险船舶19艘,直接获救财产总价值大概是27.49亿元。
26日上午,国新办就水运智慧化转型升级及今年中国航海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付绪银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整个救捞队伍、海上搜寻救援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包括国家的一些专业救助力量。救捞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他介绍,1989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成立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之后建立了由交通运输部牵头的国家海上搜救、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两个部际联席会议,一共是24个成员单位,由来自于各个方面的中央部委、相关部门组成,涵盖了海上应急、搜寻、救助各个方面的力量。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黑龙江省都有海上和水上的搜救中心,承担日常的一些搜救组织工作,这是海上救助体制机制的基本情况。
目前,专业救助力量部署有效覆盖我国的全部沿海水域和国际搜救的责任区,整体布局日趋完善,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在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北起鸭绿江、南至南沙群岛,共设置了24个救助基地、10个飞行基地和83个海上救助值班待命点,217艘救助打捞船舶、24架救助直升机、19支应急救助队伍动态待命值班。针对各海区的特点,对救捞装备和人员进行动态调整优化,比如说台风季节,对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影响大,就在那集中力量;冬季北方的寒潮、大风比较多,就随时调整部署救助力量,最大限度发挥海、陆、空联动效应,全天候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构建无人搜救体系。因为海上救助风险很大,提高现代技术对救助对象和施救人员都是极大的安全保障。所以通过构建无人搜救体系,实现更快捷、更高效、更便捷处置海上应急事件和安全事故,提高水上搜救效率。为此,救捞系统正在大力推进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新型海上搜救装备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91黄瓜中新网6月26日电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26日表示,今年1—5月份,全国各级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协调搜救行动561次,救助遇险船舶391艘、遇险人员3480人,搜救成功率达到了96%。
❶(撰稿:文山)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作品专项初评公示
06-30 数据潮流➂
关于参评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的公示
07-01 风洋➃
人民网2024年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06-30 风采➄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专题评议全媒体时代经济报道工作
07-01 振科盛➅
人民日报社推荐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副刊初评作品公示
07-01 事佳汇➆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初评公示
06-30 优雅之源➇
网络视听协会发布行业倡议:坚决向“唯流量论”说“不”
07-01 魅力脚印➈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版面初评公示
07-02 界弘泰g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音视频新闻访谈、音视频新闻直播初评作品公示
07-01 拓航贸q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应用创新和新媒体新闻专栏初评作品公示
06-30 帝亚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