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2019年5月,我创作的留法勤工俭学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群雕《百年丰碑》,立于法国蒙达尔纪邓小平广场。落成仪式当天,全场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体现了当地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文化的尊重。
三体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立着两位中国圣哲老子和孔子的青铜雕塑,雕塑的主题是孔子向老子问道。这个名为《问道》的作品出自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之手,传递着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即“问道与传道,正是广泛深入进行心灵对话的基础”。
20世纪上半叶,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一批艺术青年到法国留学,归国后开创了现代中国美术之路。赵无极、朱德群、熊秉明等艺术家则留在法国,将中国文化的种子嫁接于西方,为中国精神与世界艺术的相互融合作出贡献。
吴为山:2014年春天,我有幸拜望法兰西艺术院主席、国际著名雕塑家克罗德·阿巴吉。他看我是来自中国的雕塑家,就拿出一个本子给我看,说他在中国看到一件很好的雕塑就画了下来,问我是否知道作者是谁。
对我而言,雕塑创作如同一颗颗文化交流的种子,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我将继续通过雕塑艺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通过雕塑作品向世界展现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一看,可以说是热血沸腾,告诉他那是我创作的黄宾虹雕像。当时阿巴吉84岁,我52岁。阿巴吉拥抱着我说:“没想到是这么一个年轻作者的作品,我还以为是百岁老艺术家的作品。”随后,他邀请我在巴黎共同举办名为“心灵对话”的展览。
这些艺术家发展了传统的中国美术,融汇西方艺术和中国文化,在对话中产生了新的美术方式和美术思想。中国艺术与西方的融渗,也使法国艺术家了解到中国艺术的独特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吴冠中、赵无极等艺术家的作品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正是因为把中国的文化元素和精神融入到抽象美术的创作中,作品中有中国的宇宙气象、哲学思考和诗兴表达。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法国,他们都实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是强大的,历史根源是深厚的。
更可贵的是,一些法国艺术家把他们心爱的代表作捐给了中国美术馆,有130多件永久留在中国,如《阳光下的牛》是让·卡尔多的代表作之一。法国艺术家告诉我,他们对中国的文明、文化、历史充满了深厚情感,是很仰慕的。
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立着两位中国圣哲的青铜雕塑,雕塑的主题是孔子向老子问道。在中国,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这组雕塑作品点明,只有将问道、传道相结合,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对话;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沟通心灵,融通情感,增进了解,共求发展。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看到孔子、老子、齐白石的雕像后,发出这样的感慨:“看到老子额头上的道道皱纹,可以了解到这个民族深厚的历史;看到孔子的微笑,知道这个民族的温润和友好;看到齐白石这样一位老人的雕像,我到中国来不怕迷路,因为有这位老人会给我导航。”
我的感受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关注的不仅是雕塑家个人的创作,更表明世界对中国是关注的,对中华文化和不同文明的对话是认可和欣赏的。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就像是大海,艺术家只是大海上的一束浪花,只有大海持续澎湃,浪花才能不断欢腾向前。
我多次到法国去与当地的艺术家交流,也把他们的作品请到中国来展览。每次展览都会引起中国艺术界的强烈关注。法国艺术家所创作的具有当代艺术特征、现代造型理念和形式的作品,背后深藏着厚重博大的欧洲文明,蕴含法国历代艺术创造的精粹。法兰西的文明就像塞纳河的河韵,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散发出潋滟的鳞波。
2024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吴为山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瞬间。
吴为山,国际著名雕塑家。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澳门科技大学荣誉人文学博士。澳门理工大学设有吴为山雕塑工作室(展览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席导师。被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多国授予院士,获颁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荣誉正博士及多项国际国内荣誉奖项。创立“写意雕塑”论,出版十多部专著并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创作近600件作品,代表作有立于德国的大型雕塑《马克思》,立于希腊的大型组雕《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等。
近年来,我创作了大量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外文化巨匠“对话”为主题的作品,包括《孔子》《心灵之门——塔拉斯·舍甫琴科与杜甫对话》《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问道》等,这些雕塑立于世界多个国家,体现了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明互鉴的思考。
吴为山:在艺术领域,中法有着数百年相互倾慕的历史。18世纪法国的洛可可艺术就是由本土的巴洛克风格与舶来的中国艺术相融合的结果。在法国画家布歇的《中国花园》《中国婚礼》、华托的《鸡毛扫》以及设计师皮勒蒙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意蕴。
吴为山: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在我看来,中法两个不同国家的艺术之所以能融汇在一起,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元素,这是中法文明交流的共同价值所在。文明因其多样性而体现出价值,文明更因其融汇互鉴而显可贵。
对话,作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理性形式,如今已成为一股浩浩荡荡的世界性潮流。古老的丝绸之路曾为我们带来有关文明对话、合作共赢的镜鉴,如今丝路正焕发新的活力,更向中法、中欧启示了走向未来的希望。(完)
未来中法在艺术上的交流,还需要坚持三个“一”,即:一张脸,是指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一颗心,是指平等、平静、平和;一个魂,是指艺术创作重点在真善美,在创作中应该有意识地呼唤世界和平、珍爱世界和平。
678.58MB
查看919.98MB
查看49.4MB
查看898.80MB
查看495.54MB
查看445.99MB
查看328.39MB
查看872.32MB
查看803.92MB
查看360.16MB
查看357.96MB
查看229.41MB
查看876.86MB
查看626.92MB
查看806.99MB
查看200.75MB
查看334.18MB
查看847.69MB
查看934.39MB
查看826.66MB
查看716.69MB
查看601.15MB
查看738.98MB
查看422.10MB
查看737.10MB
查看262.33MB
查看461.54MB
查看696.58MB
查看300.98MB
查看381.72MB
查看899.44MB
查看443.16MB
查看214.75MB
查看261.21MB
查看880.46MB
查看378.17MB
查看909.57MB
查看113.92MB
查看961.12MB
查看189.65MB
查看892.54MB
查看665.66MB
查看398.12MB
查看329.85MB
查看735.89MB
查看843.72MB
查看885.27MB
查看283.72MB
查看311.18MB
查看965.70MB
查看784.28MB
查看675.91MB
查看415.29MB
查看907.30MB
查看609.82MB
查看517.17MB
查看206.82MB
查看277.83MB
查看613.58MB
查看694.82MB
查看554.58MB
查看485.34MB
查看653.85MB
查看788.18MB
查看933.53MB
查看420.55MB
查看396.69MB
查看697.22MB
查看258.14MB
查看822.22MB
查看760.57MB
查看570.59MB
查看271.65MB
查看155.60MB
查看374.73MB
查看934.32MB
查看900.76MB
查看166.13MB
查看240.82MB
查看598.63MB
查看810.64MB
查看313.38MB
查看978.87MB
查看951.56MB
查看260.12MB
查看466.37MB
查看203.21MB
查看353.37MB
查看446.55MB
查看719.23MB
查看581.46MB
查看209.88MB
查看963.73MB
查看648.55MB
查看681.66MB
查看713.24MB
查看622.31MB
查看125.83MB
查看896.59MB
查看367.40MB
查看504.45MB
查看543.45MB
查看888.27MB
查看672.38MB
查看
790四会ku
如果去泉州只能吃1顿饭,必须是姜母鸭姜母鸭姜母鸭!❉
2025-07-01 18:02:30 推荐
227188****3820
粑粑,北方人的饮食盲区❍
2025-07-01 06:05:24 不推荐
747152****5891
医生看了看我:你这长相,应该要戴呼吸机了❑
2025-07-01 21:01:58 推荐
90自信的驾驶者
在人生寂静了29年之后,我鼓起勇气重新倾听世界❔
2025-07-02 08:56:2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