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群山间的幽谷里,藏着一种叶片如莲的灵草。当地人唤它青天葵,因其向阳舒展的圆叶总映着碧空颜色。每逢夏末,茎顶便抽出细弱花葶,绽开三五朵淡紫小花,像极了散落的星子。这看似柔弱的植物,却在潮湿石缝中显露出惊人的生命力,其块根积蓄的养分,让它成为两广地区口耳相传的良药。
采药人总在晨露未干时寻它,带着泥土的块根经过九蒸九晒,方能入药。老辈人说,这味药里藏着天地清气,能平肝火、润肺燥。如今翻开泛黄的岭南医案,仍能见到它治疗小儿惊风、肺热咳嗽的记载,那些褪墨字迹间,仿佛还能闻到山野间特有的清苦香气。
【中药名】青天葵
【别名】天葵、独脚天葵、猪?耳、磨地沙、珍珠叶、半边伞、坠千斤、山米子、铁帽子、小胖药、提心吊胆。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位】兰科植物青天葵的叶或带球茎的叶。
【产地分布】生于石灰岩山地疏林下或田边、溪旁肥沃阴湿处。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凉,甘。归心、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清肺止咳,健脾消积,镇静止痛,散瘀消肿。
【主治】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支气管炎,小儿疳积,小儿肺炎,精神病,跌打肿痛,口腔炎,疮毒,急性喉头炎。
【文献】
①《岭南采药录》:"治瘰疬,和肉煎汤服或炒食;理痰火咳血,消火疮,水煎服;浸酒治内伤。"
②《陆川本草》:"止血,去瘀,治跌打损伤。"
③《南宁市药物志》:"润肺止咳,解热清心。治肺痨,并解煤毒。"
④《广西中药志》:"捣烂外涂,可解疮毒。"
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散瘀消肿,镇静止痛。治精神病,跌打损伤,结肿瘀痛。"
【常用配伍】青天葵黄酮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等成分。对喘息型慢性气管炎症有显著作用,对治疗鼻咽癌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菌作用 25%煎剂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抗早孕作用 60%的乙醇提取物有抗早孕作用。
【用法用量】煎汤9~15克;或浸酒。外用:捣敷。
【使用禁忌】阳虚者慎服。
【配伍选方】
①治疮毒:青天葵捣烂外涂。《广西中药志》
②青天葵散瘀消肿,镇静止痛。治精神病,跌打损伤,结肿瘀痛。《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③青天葵止血,去瘀,治跌打损伤。《陆川本草》
④青天葵治瘰疬,和肉煎汤服或炒食;理痰火咳血,消火疮,水煎服;浸酒治内伤。《岭南采药录》
⑤青天葵润肺止咳,解热清心;治肺痨,并解煤毒。《南宁市药物志》
⑥青天葵治精神病:坠千斤块根一个,胡椒一粒。水煎,为一次量。日服一次,连服一月。(《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⑦青天葵治痰热郁肺型肺胀:鱼腥草30克,青天葵12克,苇茎20克,浙贝母、葶苈子、瓜蒌仁各12克,黄芩10克,杏仁12克, 甘草6克。水煎服。(刘国普验方)
⑧青天葵治小儿疳积、疝气痛:青天葵鲜块茎2――4钱,炖猪瘦肉或鸡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