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潮湿的山野间,一丛丛不起眼的草本植物贴着地皮生长,卵圆形叶片背面藏着珍珠般的果实——这便是叶下珠。老药农常说,越是貌不惊人的野草,越藏着惊人的造化之功。这种大戟科植物自古被用作清热利湿的良药,明代《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其"解热毒,治赤白痢"的功效。现代人翻开泛黄的药典时会发现,这种叶片下结着串珠状蒴果的植物,竟与人类肝脏有着奇妙的共鸣。当都市人沉迷于推杯换盏时,山野里的叶下珠正默默积累着化解酒毒的力量,仿佛自然早已为人类的放纵准备好了补救之方。
【中药名】叶下珠
【别名】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位】大戟科植物叶下珠的全草。
【产地分布】生于旷野草地、旱田、林缘或村边荒地。分布于广东、台湾、福建、江西、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寒,微苦。归肝、脾经。
【功效】清热利尿,明目,消积。
【主治】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外用治青竹蛇咬伤。
【文献】《植物名实图考》:“能除瘴气。”
【常用配伍】
【成分药理】有保肝、抗菌、抗肿瘤、抗内毒素、镇痛的作用。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对肝癌细胞具有和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对血栓:能延长凝血活酶时间和尾静脉出血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影响。
【用法用量】煎汤15~30克(水肿可用至60~ 90克),煎服;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
【使用禁忌】虚弱者慎用。
【中成药】肥儿宝颗粒。
【配伍选方】
①治疗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老鹳草一两同用。在治疗夜盲症时,可用鲜草一两至二两,加鸭肝二、三个同炖汤,熟后,吃鸭肝及汤。
②治黄疸:鲜叶下珠60g,鲜马鞭草90g,鲜半边莲60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治痢疾,肠炎腹泻:叶下珠、铁苋菜各30g。煎汤,加糖适量冲服,或配老鹳草水煎服。(南药《中草药学》)
④治传染性肝炎:鲜叶下珠一至二两。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周。(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⑤治小儿疳积、夜盲:叶下珠25.0~35.0克,鸡、猪肝适量用法:用水炖服。
⑥治血崩 :叶下珠20.0克? 河蟹壳10个? 党参、黄芪各30.0克? 当归、枸杞子、首乌各12.0克? 血余炭8.0克 用法:河蟹壳烧赤研末,其他料水煎取汁。冲服河蟹壳,每天2次,每次用河蟹壳末6.0克。
⑦治小儿遗尿 :叶下珠15.0克? 鸡肠1~2具 用法:把鸡肠剪开洗净,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⑧治高血压症 :叶下珠37.5克? 玉米须37.5克? 酢浆草37.5克? 夏枯草18.8克? 伤寒草18.8克? 枸杞根30.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⑨乙型肝炎带原者:鲜叶下珠22.5克? 猪瘦肉18.8克 用法:水6碗加猪瘦肉炖服,早晚各服1碗。
⑩肾盂肾炎急性期或慢性急发症:鲜叶珠37.5克? 白花蛇舌草30.0克? 五根草18.8克? 冬瓜皮30.0克? 丁竖杇37.5克 用法:水6碗煎2~3碗,分3次服。连服5日。
(11)急性黄疸型肝炎 :鲜叶下珠30.0克? 茵陈18.8克? 山栀根18.8克? 白马骨30.0克? 紫金牛15.0克? 七层塔30.0克? 木棉根18.8克
(12)细茵性痢疾、膀胱炎 :鲜叶下珠30.0克? 车前草11.3克? 忍冬叶18.8克? 乌糖18.8克 用法:将三味青草洗净,捣烂,加适量冷开水绞汁,过滤,调乌糖,分2~3次服。服5日。
(13)治疗狂犬咬伤:取全草4—6株(小儿酌减)煎服。另用全草同冷饭粒捣敷受伤之处。6例受狂犬咬伤的患者用上法处理后,均安全无恙.
(14)治疗痢疾、腹泻:取新鲜全草2—3两,或干品1—2两,洗净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天1剂,早晚分服。小儿酌减;治疗36例,治愈23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有的服两次即愈。
(15)治小儿疳积,夜盲:叶下珠五至七钱,鸡、猪肝酌量。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16)治红白痢疾:叶下珠鲜草一至二两。水煎,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调服。(《福建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