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潮湿的山野间,一种形如黑曜石的种子常隐于枯藤之间,这便是《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的苦石莲。老药工采撷时总带着三分敬畏——其外壳坚硬如铁,内里却藏着清苦的救赎之力。相传清末瘴疟横行时,有樵夫偶见山雀啄食此物而愈,遂引为药。现代人翻开泛黄的药典,仍能嗅到字里行间透出的那股涩香,像是穿越时空的草木低语。不同于寻常莲子的温润,这乌亮如墨的苦果更似一味行走江湖的独行侠,专解湿热毒邪,在岭南民间的青瓷药罐里沉淀了百年。
【中药名】苦石莲
【别名】石莲子、老鸦枕头、土石莲子、青蛇子、猫儿核、广石莲子、石花生、盐棒头果
【类别】活血止痛药。
【药用部位】豆科植物喙荚云实的种子。
【产地分布】生于山沟中空旷的溪旁、路边或灌木丛中。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四川等地。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肾经。
【功效】散瘀止痛,清热祛湿。
【主治】治哕逆,痢疾,淋浊,尿血,跌打损伤。
【文献】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止痛,捶烂敷之。
②《广西中药志》:治噤口痢,梦遗,淋浊等证。民间用治流行性感冒。
③?《四川中药志》:开胃进食,清心除烦,除湿去热。治哕逆不止。
④?《广东中药》:治夹色伤寒;煎水洗头癞。
⑤《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癍痧症。
⑥《南宁市药物志》:治疮疡,尿血。
【成分药理】苦石莲中的caesalmin C等体外有抗Para3病毒活性。有抗病毒作用。
【使用禁忌】虚寒无火、大便燥结者忌用。
【配伍选方】
①治水肿实证:苦石莲子3克(研碎),玉米须30克,苡仁30克,接骨木花6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②治疮肿,毒蛇咬伤:苦石莲子适量研末,醋调敷患处。(《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