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易

苏木的功效与作用-苏木图片

在岭南潮湿的巷弄里,老药工总爱念叨一句古话:"苏木红芯,破瘀如风。"这味源自苏木树芯材的药材,剖开褐灰外皮便露出鲜艳的绛红色,恰似凝固的晚霞。自《唐本草》首载其"主破血"之效,历代医家不断发掘其通络散瘀的妙用——从妇人经闭到跌打肿痛,从木屑煮水的青黛色汤药,到与红花配伍的活血验方。现代研究更发现其巴西苏木素成分,为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注脚。当晨露未晞时采伐的苏木,正带着它独特的松木清香,继续在古今医案中书写活血传奇。

苏木的功效与作用-苏木图片

【中药名】苏木

【别名】苏方、赤木、红柴、红苏木、苏方木、棕木。

【类别】活血止痛药。

【药用部位】以心材入药。以坚实、粗大、色黄红者为佳。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200-1050米的山谷丛林中或栽培。 野生分布于云南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谷。福建,台湾,贵州,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等地有栽培。 主产于台湾,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归经】平,甘、咸。归心、肝、脾经。

【功效】行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肿痛损伤,破伤风 。

【文献】

①《现代实用中药》:"为收敛止血药。适用于女子子宫出血,产后流血过多,头晕目眩。又用于慢性肠炎、赤痢、肠出血等。对于妇女子宫炎、赤白带下,可作煎剂灌洗之。男子睾丸肿痛,及打扑伤等,均可用作热罨。"

②《本草求原》:"治一切腰腹胁痛、痹痛、胀满呕吐之由于败血者,疗产后血肿血晕,产后气喘面黑欲死,虚劳血澼。"

③?《日华子》:"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④?《药义明辨》:"祛一切凝滞留结之血。"

⑤《本草拾遗》:"主霍乱呕逆,及人常呕吐。"

⑥《新修本草》:"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发散表里风气,破死血。"

【常用配伍】当归、红花、川芎乳香没药甘草赤芍桃仁、地黄、羌活、大黄、香附防风牛膝、三棱、黄芩乌药木香陈皮白芷

本品又有祛风之功,常与羌活、独活、川芎、附子等配伍,治疗风中经络,肌肤麻木,手足不遂者,如《经验方》苏木煎丸。

张洁古:“发散表里风气,宜与防风同用。”(引自《纲目》)

《药鉴》:“与川芎同用,则散头目之血热;与红花同用,则治产后之血瘀;与皂荚刺同用,则逐痈肿之血死;与四物汤同用,则滋骨蒸之血枯。”

《得配本草》:“得人参,疗产后气喘;配乳香,治血风口噤。”

成分药理】含挥发油类,有机酸类,黄酮类,色酮衍生物等。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液粘度及抗癌,抑菌作用。有催眠及抗菌等作用。

【用法用量】煎汤9~15克,鲜品60~120克。外用适量。

【使用禁忌】性走散动血,血虚无瘀者及孕妇慎用。

【中成药】香药胃安胶囊、伤科万花油、筋骨宁搽剂、痛肿灵(酊剂)、苏红络通酊、麝香接骨胶囊、七味解毒活血膏、祛风膏、跌打片、妇科回生丸


【配伍选方】

①治产后血晕:苏木90克,锉碎,水五盏,煎二盅,入少酒,分作二服。(《卫生易简方》)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苏木树干30克。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③治跌打伤损,因疮中风:苏木(槌令烂,研)60克。用酒二升,煎取一升,分三服,空心、午时、夜卧各一服。(《圣济总录》苏木酒)

④治偏坠肿痛:苏木90克,好酒一壶。煮熟频饮。(《濒湖集简方》)

⑤治宫颈癌(气滞血瘀):苏木10克,斑庄根30克,小红参30克,香附15克,马鞭草15克。水煎服。(《云南抗癌中草药》)



上一篇:峨参的功效与作用-峨参图片

下一篇:陆英的功效与作用-陆英图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内容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