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的药用价值:
【名称】:丁香
【拼音】:Dīnɡ Xiānɡ
【英文名】:Clove,Flos Caryophyllata
【别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
【药材类别】:花类
【入药部分】:以花蕾和其果实可入药
【来源】 为桃金娘科丁子香属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E. aromatica Baill.;Syzygium aromatica (L) Merr. et Perry],以花蕾和其果实入药。在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可采集。将采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晒干即成。
【性味】:味辛;性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②《纲目》:辛,热。
【归经】:入胃、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肾四经。
【各家论述】 1.《雷公炮炙论》:凡使(丁香)。有雌雄,雄颗小,雌颗大,似枣核。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
2.《开宝本草》:丁香,二月、八月采。按广州送丁香图,树高丈余,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雕。医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钉子,长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药尔。......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NIW。3.《本草经疏》:丁香,其主温脾胃、止霍乱壅胀者,盖脾胃为仓凛之官,饮食生冷,伤于脾胃,留而不去,则为壅塞胀满,上涌下泄,则为挥霍撩乱,辛温暖脾胃而行滞气,则霍乱止而壅胀消矣。齿疳者,亦阳明湿热上攻也,散阳明之邪,则疳自除。疗风毒诸肿者,辛温散结,而香气又能走窍除秽浊也。4.《本草通玄》:丁香,温中健胃,须于丸剂中同润药用乃佳。独用多用,易于僭上,损肺伤目。5.《本草新编》: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直中阴经之病,最宜用之,但不可用之于传经之伤寒也。6.《得配本草》:丁香,得五味子治奔豚,配甘蔗、姜汁治干呕。肉桂温能发表,丁香温能和胃。7.《药性论》:治冷气腹痛。《海药本草》:主风疳GUI,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8.《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9.《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10.《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11.《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12.《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13.《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14.《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15.《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丁香的营养价值:
【化学成份】 花蕾(公丁香)含挥发油(即丁香油)14~20%,油中含丁香酚(eugenol)78~95%、乙酰丁香酚(acetyl eugenol)约3%及少量的丁香烯(caryophyllene)、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荚兰醛;此外,尚含齐墩果酸、鞣质、脂肪油及腊。果实(母丁香)含挥发油2~9%。
继续阅读《丁香的药用价值》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 1.丁香水煎剂和丁香油对于猪、犬的蛔虫均有驱除作用,丁香油的效力更大,对于犬的钩虫病也有一定疗效。在体外,丁香水煎剂、乙醇浸剂和乙醚提取物均有麻痹或杀死猪蛔的作用。
2.抑菌试验:本品对于葡萄球菌及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及丁香酚在试管内对布氏杆菌、鸟型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常见治病性皮肤真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又因为丁香油及丁香酚对于皮肤无刺激作用,且吸收良好。
丁香的功能与主治:
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①《药性论》:"治冷气腹痛。"
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④《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
⑤《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
⑥《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⑦《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⑧《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
⑨《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⑩《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⑾《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丁香的应用与药方:
【临床应用】 治癣。丁香15g,加入70%酒精至100ml,浸48小时后去渣。每日外搽患处3次,观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体癣及足癣患者,一般在治疗1日后症状即见消退,2日后患处开始有皮屑脱落。病史较长或曾经其它癣药治疗而不能控制者,则于治疗后2-3日症状才开始消退,一般经3-5日亦能治愈。但有20%左右治愈后仍反复发作。用1:10的丁香煎液外涂,每日1-3次,治疗数种皮肤霉菌病共31例,结果8例临床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有效病例通常在涂药后3-7日痒感减轻,炎症减退,落屑减少,以后局部症状逐渐好转。治疗期中如中断用药,效果多不明显或无效。疗效与病原菌末见明显关系,曾对6例治愈患者进行短期随访,1例于1个月后复发,5例经2-12月观察未见复发。
【附方】 ①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②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百一选方》)
③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④治霍乱,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⑤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⑥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怪证奇方》)
⑦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证治要诀》)
⑧治鼻中息肉:丁香绵裹纳之。(《圣惠方》)
继续阅读《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感想末敷贴。
丁香的炮制:
采下后除去花梗,晒干。
丁香的食用方法:
1.丁香主要用于肉类、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饮料的制作配制调味品。
2.胃寒呃逆,脉迟者,可与柿蒂、人参、生姜配伍。
3.久患心腹冷痛者,可与肉桂、干姜等相伍。
4.肾阳虚衰,阳痿遗精,阴冷不孕,腰膝冷痛者,可与肉桂、附子、鹿角胶等相配。
5.少腹寒疝腹痛者可与川楝子、附子、小茴香等相合。
顺气汤(《卫生家宝》) 。
丁香49粒,柿蒂27个水煎,每日l剂,分2次服。治呃逆神验。
红豆丸(《医宗必读》) 。
丁香、胡椒、砂仁、红豆各21粒。上为末,姜汁糊丸,皂角子大,每服l丸,以大枣l枚,去核填药,面裹煨熟,去面细嚼,白汤下,每日3服。治呕逆膈气,反胃吐食。
丁香茯苓汤(《杨氏家藏方》) 。
丁香、茯苓、木香、附子、半夏、陈皮、肉桂各6克,干姜l0克,缩砂仁3克,姜枣。水煎,分2次服,治久积陈寒,流滞肠胃.呕吐痰沫,或有酸水。
丁香散(《太平圣惠方》) 。
丁香、枇杷叶各6克,青皮、茯苓、人参、桂心、半夏各12克,姜、枣,水煎,每日l剂,分2次食前服,治膈气呕逆,不能下食,脾胃气弱,四肢乏力。
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
丁香、柿蒂各6克,党参3克,生姜5片,水煎每日l剂,分2次温服,治久病体虚,胃中虚寒所致之呃逆、呕吐、口淡、食少、脘闷胸痞,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
继续阅读《丁香的食用方法》
丁香的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LD50:
腹腔注射其煎剂的LD50为l.8g/kg。丁香油小鼠灌服的LD50为1.6g/kg。丁香酚小鼠口服的LD50为3g/kg,大鼠的为2.68g/kg。
毒性反应:
小鼠灌服其水提物l20g(生药)/kg,不引起死亡。中毒症状为呼吸抑制,后肢无力,翻正反射消失。给犬口服丁香油2g/kg可发生呕吐,口服5g/kg可发生呕吐而死亡。丁香酚有醌甲基化合物和苯氧自由基,是其在肝细胞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此二物与细胞蛋白共价键结合而产生细胞毒作用。
病理检查:
口服丁香油死亡犬,镜检肝肾有瘀血、浊肿,部分肝细胞坏死,心肌浊肿。说明煎剂的毒性很小。丁香油有一定的毒性反应。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曾有报道丁香油、丁香酚局部使用,偶然有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
丁香的食用禁忌:
【注意事项】:
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畏郁金。
②李杲:气血胜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气也。
③《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继续阅读《丁香的副作用》
丁香图片
中药丁香图片
继续阅读《丁香图片》
丁香的主要产地分布:
丁香全世界约27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中亚和欧洲的温带地区。中国是丁香的自然分布中心,有野生种类22种,其中18种为特有种,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日本、朝鲜、阿富汗等国家有6种、欧洲有2种。
全属约30种。中国产23种,是丁香属植物的分布中心,由东北至西南均有分布,而以秦岭及西南地区所产种类较多。野生种多分布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地 ,栽培地区则主要在北方各省。以播种、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嫁接、压条和分株繁殖。丁香花为冷凉地区普遍栽培的花木。适于种在庭园、居住区、医院、学校、幼儿园或其他园林、风景区 。可孤植 、丛植或在路边 、草坪、角隅、林缘成片栽植,也可与其他乔灌木尤其是常绿树种配植。个别种类可作花篱。可盆栽或作盆景,也可切花。
丁香的性状:
性状鉴别 花蕾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覆瓦状抱合,棕褐色或黄褐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产,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浓郁、富有油性者为佳。
显微鉴别 萼筒中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有较厚角质层。皮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长150-200μ;其下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中柱鞘纤维,壁厚,木化。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组织的通气组织,有大形细胞间隙。中心轴柱薄壁组织间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薄壁细胞中含众多细小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暗红棕色。①纤维梭形,顶端钝圆,边缘平整或稍波弯曲,有的显不规则连珠状突起并扭曲,长106-648μm,直径16-68μm,壁厚5-23μm,微木化,胞腔宽窄不一,有的含棕色油状物。②花粉粒众多,极而观三角形,赤道表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③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4-26μm,多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有的含黄色油状物。
继续阅读《丁香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