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易

秦艽

秦艽的药用价值:

㈠名称:秦艽

㈡拼音:Qín Jiāo

㈢英文名: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

㈣别名:左扭、左拧、西秦艽、左秦艽、萝卜艽、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辫子艽

㈤药材类别:根茎类

㈥入药部分:为龙胆科植物秦艽、粗茎秦艽、麻花艽、达乌里秦艽的根。

㈦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 、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entiana dahurica Fisch. 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及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

㈧性味:苦;辛;微寒。 

①《别录》记录:辛,微温,无毒。

②《本经》记录:苦,平。 

㈨归经:入肝、胃、胆经。 

①《纲目》记录:手、足阳明经,兼入肝、胆。

②《本草蒙筌》记录:入手太阳经。 

③《汤液本草》记录:手阳明经。 

㈩各家论述:

①《本草征要》论述:"秦艽,长于养血,故能退热舒筋。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疗风无问新久。入胃祛湿热,故小便利而黄疸愈也。"

②《本草经疏》论述:"秦艽,苦能泄,辛能散,微温能通利,故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性能祛风除湿,故《别录》疗风无问久新,及通身挛急。能燥湿散热结,故《日华子》治骨蒸及疳热;甄权治酒疸解酒毒;元素除阳明风湿,及手足不遂,肠风泻血,养血荣筋;好古泄热,益胆气。咸以其除湿散结,清肠胃之功也。"

③《纲目》论述:"秦艽,手足不遂,黄疸,烦渴之病须之,取其去阳明之湿热也。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疼烦热,有热则日哺潮热骨蒸。"

④《本草正义》论述:"秦艽,《本经》谓之苦平,而《别录》加以辛及微温,以其主治风寒湿痹,必有温通性质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风热,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温药本色。后人且以治胃热黄疸烦渴等症,其非温性,更是彰明较著。考《本经》、《别录》主治,功在舒筋通络,流利骨节,惟治痹痛挛急之证,盖与防风、羌、独同类之品。甄权之治头风,即祛风也;惟又称其利大小便,亦与《本经》下水利小便之旨相合。盖秦艽既能外行于关节,亦能内达于下焦,故宣通诸府,引导湿热,直走二阴而出,昔人每谓秦艽为风家润药,其意指此。因之而并及肠风下血,张石顽且谓其治带,皆以湿热有余,泄积滞言之,非统治诸虚不振之下血带下也。又就其导湿去热而引伸之,则治胃热,泄内热,而黄疸酒毒,牙痛口疮,温疫热毒,及妇人怀胎蕴热,小儿疳热烦渴等症,皆胃家湿热,而秦艽又能逋治之矣。约而言之,外通经隧,内导二便,是其真宰,而通络之功,又在理湿之上。要之皆是从湿阻热结一面着想,而气虚血弱之症,皆非其治,仍与防风、羌、独等味异曲同工耳。"

⑤《本经逢原》论述:"秦艽,入手足阳明,以其去湿也;兼入肝胆,以其治风也。故手足不遂,黄瘅酒毒,及妇人带疾须之。……凡痛有寒热,或浮肿者,多挟客邪,用此以祛风利湿,方为合剂。故《本经》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体痛等证。若久痛虚羸,血气不能营养肢体而痛,及下体虚寒,疼酸枯瘦等病,而小便清利者,咸非秦艽所宜。"

秦艽的药用价值

秦艽的营养价值:

化学成份:1.秦艽 根含秦艽碱甲即是龙胆碱(gentian-ine),秦艽碱乙即是龙胆次碱(gentianidine),秦艽碱丙(gentianal),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当药苦甙(swertia-marin)。另有报道,秦艽根主含龙胆苦甙,在提取分离时,龙胆苦甙与氨水作用转化为龙胆碱和秦艽碱丙等生物碱。近有报道,秦艽根含龙胆苦甙,褐煤酸(montanic acid),褐煤酸甲酯(methyl montanate),栎瘿酸(roburic acid),α-香树脂醇(α-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

2.粗茎秦艽 根含龙胆苦甙,当药甙(sweroside),当药苦甙,龙胆碱,秦艽碱丙。

3.麻花艽 根含龙胆苦甙,当药甙,当药苦甙,龙胆碱,秦艽碱丙。

4.达乌里秦艽 根含龙胆苦甙,当药苦甙,龙胆碱,秦艽碱丙。

此外,天山秦艽根含龙胆碱;西藏秦艽根含龙胆碱。欧龙胆碱(gentialutine),异欧龙胆碱(isogentialutine),西藏龙胆碱(gentiatibetine);管花秦艽根含龙胆碱,秦艽碱丙。

继续阅读《秦艽的药用价值》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药理作用

①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大叶龙胆的水及醇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秦艽碱甲能降低豚鼠血压,对麻醉犬、兔亦具降压作用,但持续较短,且使心率减慢;阿托品及切断迷走神经不能阻断此种作用。此碱对离体蛙心亦表现抑制作用,因此降压作用可能即系心脏抑制所致。

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秦艽碱甲小剂量对小鼠,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则有中枢兴奋作用,最后导致麻痹而死亡。它本身无催眠作用,却能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麻醉作用。较小剂量能抑制狗肠瘘因灌注氯化低汞所引起的反射性肠液分泌,即抑制了狗的神经系统。

秦艽碱甲对大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较短暂;对小鼠(热板法)亦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如与延胡索、草乌等并用,可使作用增强。

③抗炎作用

秦艽碱甲能减轻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腹腔注射(90毫克/公斤)的效果与水杨酸钠200毫克/公斤相当。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亦有作用,如预先注射氯喹或秦艽中性乙醇浸剂、水杨酸钠、皮质酮都能减轻关节肿胀的程度,并加速其消退。

秦艽碱甲对豚鼠的组织胺性休克及大鼠的蛋清性过敏性休克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它还能明显降低大鼠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④对血糖的影响

给大鼠腹腔注射秦艽碱甲150~250毫克/公斤,半小时后即可使血糖显著增高,维持约3小时。对小鼠亦有同样作用。同时肝糖元有显著降低;切除肾上脓或用阻断肾上腺素的药物(双苄氯乙胺)后,即失去此种作用,故升高血糖作用可能是通过肾上腺素的释放所致。

⑤抗菌作用

秦艽(品种未详)乙醇浸液在体外对炭疽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能与主治:

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小便不利。

①《药性论》记录:"利大小便,瘥五种黄病,解酒毒,去头风。"

②《别录》记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

③《本经》记录:"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④《四声本草》记录:"疗酒黄,黄疸。"

⑤《医学启源》记录:"治口噤,肠风泻血。《主治秘要》云,养血荣筋,中风手足不遂者用之。去手足阳明下牙痛,以去本经风湿。"

⑥《珍珠囊》记录:"去阳明经风湿痹,仍治口疮毒。"

⑦《日华子本草》记录:"主骨蒸,治疳及时气。"

⑧《本草正》记录:"解温疫热毒,骨蒸发热,潮热烦渴及妇人胎热,小儿疳热瘦弱。"

⑨《纲目》记录:"治胃热,虚劳发热。"

⑩王好古记录:"泄热,益胆气。"

秦艽的功能与主治

秦艽的应用与药方:

临床应用

1.治疗关节痛、头痛、牙痛等取秦艽10Og,或秦艽、白芷各50g,加入普鲁卡因lg,制成注射液100ml,分装、灭菌备用。肌肉注射每次2ml。曾应用2000多人次,对风寒引起的周身疼痛,以及多年风湿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

2.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将秦艽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约含生药0.625g,每次2-5ml,每日4-6次,肌肉注射。试治21例,经用药3-7天均获痊愈,无l例发生后遗症。此外,以秦艽为主,结合辨证施治加用其他药物,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20例,获得较好疗效。

附方

①治风中经络而痛:羌活一钱五分,当归二钱,川芎一钱,熟地三钱,秦艽、白芍(酒炒)、独活各一钱五分。(摘自《不知医必要》秦艽汤)

②治背痛连胸:秦艽一钱五分,天麻、羌活、陈皮、当归、川芎各一钱,炙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桑枝三钱(酒炒)。水煎服。(摘自《医学心悟》秦艽天麻汤)

③治中风手足阳明经,口眼歪斜,恶风恶寒,四肢拘急: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药、人参各半两,秦艽、白芷、防风、桂枝各三钱。上细切。每服一两,水二盏,连须葱白三茎,长二寸,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后。服药毕,避风寒处卧,得微汗出则止。(摘自《卫生宝鉴》秦艽升麻汤)

④治黄:秦艽一大两。细锉,作两贴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贴半升,酒绞取汁,去滓。空腹分两服,或利便止。(摘自《海上集验方》)

⑤治骨蒸壮热,肌肉消瘦,唇红,颊赤,气粗,四肢困倦,夜有盗汗:柴胡、鳖甲(去裙,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一两,秦艽、当归、知母各五钱。上六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青蒿五叶,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临卧,各一服。(摘自《卫生宝鉴》秦艽鳖甲散)

⑥治虚劳潮热,咳嗽,盗汗不止: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甘草(锉、炙)各一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摘自《圣济总录》秦艽汤)

⑦治黄疸,皮肤眼睛如金黄色,小便赤:秦艽五两,牛乳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一两服。(摘自孙思邈)

⑧治消渴,除烦躁:秦艽二两(去苗),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摘自《圣惠方》)

⑨治发背疑似者:秦艽,牛乳煎,当得快利三、五行。(摘自《海上集验方》)

⑩治疮口不合:秦艽为末掺之。(摘自《仁斋直指方》)

⑾治小便艰难,胀满闷:秦艽一两(去苗)。以水一大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前分作二服。(摘自《圣惠方》)

⑿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⑿急劳烦热(身体酸疼,骨蒸潮热)。用秦艽、柴胡各一两,甘草五钱,研细。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⒀伤寒烦渴。用秦艽一两,在牛乳一碗中煎到六成,作两次服。

⒁暴泻、大渴、大饮。用秦艽二两、灸甘草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

⒂小儿骨蒸潮热,减食瘦弱。用秦艽、灸甘草各一两,每服一至二钱,水煎服。

⒃一切疮口不合。用秦艽研末敷上。

⒄胎动不安。用秦艽、灸甘草、炒鹿角胶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又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又方:秦艽、阿胶(炒)、艾叶,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⒅小便艰难。用秦艽一两,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又方:秦艽、冬葵子,等分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

继续阅读《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 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或入丸、散。

秦艽的炮制:

秦艽:拣去杂质,除去芦头,稍浸,润透切片,晒干。

炒秦艽:取秦艽片入锅内,以文火炒至表面微有焦斑,取出放凉。

秦艽的食用方法

秦艽的食用方法(药膳做法):

核桃秦艽煎

原料:秦艽15克,地龙10克,核桃仁20个。 

制法:秦艽、地龙用纱布包好扎紧,加入20个用刀切片的核桃仁,加水500毫升,沸后用微火煎至300毫升,捞出纱布包。 

食用提示:喝汤吃核桃仁,每日一次。 

功效作用:对老年性震颤具有辅助功效。

秦艽酒

材料:秦艽50克,黄酒300克

做法:

1、将秦艽捣碎后置于容器中;

2、加入黄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具有祛风湿、退黄疸之功效,适于风湿等症患者饮用。

泰艽木瓜酒

原料:秦艽、川乌、草乌各6g,广郁金、羌活、川芎各10g,木瓜20g,全蝎2g。红花8g,透骨草、鸡血藤各30g,60度白酒1000ml。

制法:将前11味捣碎或切片,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于每晚临卧前服15~30ml。本方内服,也可配合外用。外用时,用棉签蘸药酒涂患处,然后局部按摩。

附注:引自《江苏中医》。验之临床,确有良效。一方除红花。凡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忌服。服用不可过量。

秦艽丹参煲瘦肉

秦艽丹参煲瘦肉

材料:秦艽30克、丹参30克、瘦肉50克。

做法;将瘦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煲内,加水适量,文火煲烂即可。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络、祛瘀、利水、消肿、安神等功效;瘦猪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肾经,滋阴润燥,补肾益血,治热病伤津。本食疗方有祛风湿清热止痛作用,主治寻常狼疮等疾病。

天秦萝卜粥

天秦萝卜粥

材料:白萝卜500克,粳米60克,天麻10克,秦艽12克,盐4克

做法:

1、将天麻、秦艽水煎约3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2、白萝卜洗净切块;

3、粳米淘净备用;

4、将萝卜块、粳米放入药汁中,加适量清水煮成粥;

5、加盐少许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祛风、化痰、通络之功效,适用于脑血管疾病后半身不遂、语言蹇涩的患者。

秦艽桑枝煲老鸭

秦艽桑枝煲老鸭

原料: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制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 

食用提示:食肉喝汤。 

功效作用: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

继续阅读《秦艽的食用方法》

秦艽的副作用:

毒性:秦艽碱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口服480mg/kg;腹腔注射350mg/kg;静脉注射250-300mg/kg。4例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口服lO0mg,每天3次,共4-13天,先后引起严重恶心、呕吐等;仅连服13日之l例,关节红肿、疼痛于第5日消失,余均无效,故认为此碱在初步临床应用中尚不够理想,且多副作用,尚待进一步改进。

秦艽碱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口服480mg/kg,腹腔注射350mg/kg 静脉注射250-300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分别以50,90,1200mg/kg的剂量给大鼠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14天,各组动物外观无改变,病理切片发现肾小球及肾小管内均有蛋白出现,部分动物有肺水肿现象胜。龙胆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灌胃为480mg/kg,腹腔注射为350mg/kg。

秦艽的副作用

秦艽的食用禁忌:

注意事项:

久痛虚羸,溲多、便滑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记录:下部虚寒人,及小便不禁者勿服。 

②《药性论》记录:畏牛乳。 

③《本草经集注》记录:菖蒲为之使。 

④《本草从新》记录:大便滑者忌用。

⑤《本草汇言》记录:凡病阴虚血燥,精竭髓衰之证,非配大剂滋养药不可。

继续阅读《秦艽的副作用》

鲜秦艽图片:

鲜秦艽图片

生秦艽图片:

生秦艽图片

中药秦艽图片:

中药秦艽图片

中草药秦艽图片:

中草药秦艽图片

中药材秦艽图片:

中药材秦艽图片

继续阅读《秦艽图片》

秦艽的主要产地分布:

生长于海拔400米至2,400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草甸、河滩、水沟边、林下、山坡草地以及林缘。

秦艽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各种植物中,秦艽和小秦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地区;麻花秦艽和粗茎秦艽主要分布于西北和西南地区。秦艽商品主产区;陕西凤县、志丹、太白、吴旗、陇县、麟游;甘肃庆阳、镇远、舟曲、卓尼、临潭、山丹、天祝、武威、占浪、景泰、曲玛、夏河、环县,碌曲、迭部、岷县;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河北围场、蔚县、涿鹿;山西原平、交城、山阴、灵宣;四川若尔盖、壤塘、色达、木里、阿坝;云南维西、德钦、中甸;青海河南、共和、泽库、同德、门源、海晏、祁连、湟源、兴海、同仁;新疆和静、温泉、木垒、察布查尔、奇台、阜康等地。

秦艽产地 

秦艽的性状:

秦艽: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麻花艽: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聚而膨大,直径可达7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裂隙呈网状孔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多呈枯朽状。

小秦艽:呈类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长8~15cm,直径0。2~1cm。表面棕黄色。主根通常1个,残存的茎基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断面黄白色。

继续阅读《秦艽产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