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易

蒲黄的药用价值

蒲黄的药用价值:

㈠名称:蒲黄

㈡拼音:Pú Huánɡ

㈢英文名:Pollen Typhae(英)Cattall Pollen

㈣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㈤药材类别:花类

㈥入药部分: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花粉。

㈦来源: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㈧性味:甘辛,凉。 

①《本草汇言》记录:性凉,炒味涩。

②《本草正》记录:味微甘,性微寒。 

③《本经》记录:味甘,平。  

④《要药分剂》记录:味甘辛,性平,无毒。

㈨归经:入肝、心经。 

①《药品化义》记录:入脾经。 

②《本草经疏》记录:入手少阴、太阳、太阴,足阳明、厥阴。 

③《纲目》记录:手、足厥阴血分。 

㈩各家论述:

①《药品化义》论述:"蒲黄,若诸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补脾之药,摄血归源,使不妄行。又取体轻行滞,味甘和血,上治吐衄喀血,下治肠红崩漏。但为收功之药,在失血之初,用之无益。若生用亦能凉血消肿。"

②《本草汇言》论述:"蒲黄,性凉而利,能洁膀胱之原,清小肠之气,故小便不通,前人所必用也。至于治血之方,血之上者可清,血之下者可利,血之滞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凡生用则性凉,行血而兼消;炒用则味涩,调血而且止也。"

③《纲目》论述:"《本事方》云,有士人妻舌忽胀满口,不能出声,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又《芝隐方》云,宋度宗,一夜忽舌肿满口,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搽而愈。据此二说,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证矣。盖舌乃心之外候,而手厥阴相火乃心之臣使,得干姜是阴阳能相济也。"

④《本草正义》论述:"蒲黄,专入血分,以清香之气,兼行气分,故能导瘀结而治气血凝滞之痛。东璧李氏虽谓其凉血、活血,亦以水产之品,故以为凉。颐谓蒲本清香,亦有辛味,以《本经》菖蒲辛温例之,必不可以为寒凉。蒲黄又为蒲之精华所聚,既能逐瘀,则辛散之力可知。况心腹结滞之痛,新产瘀露之凝,"失笑"一投,捷于影响,虽曰灵脂导浊,是其专职,然蒲黄果是寒凉,必非新产有瘀可用。若舌疮口疮,皮肤湿痒诸病,敷以生蒲黄细粉可愈,则以细腻粘凝,自有生肌之力,非仅取其清凉也。"

⑤《本经逢原》论述:"蒲黄,《本经》主心腹膀胱寒热,良由血结其处,营卫不和故也。与五灵脂同用,胃气虚者,入口必吐,下咽则利,以五灵脂性味浊恶也。舌根胀痛,亦有属阴虚火旺者,误用前法(指同干姜末干掺),转伤津液,每致燥湿愈甚,不可不审。"

蒲黄的药用价值

蒲黄的营养价值:

化学成份:长苞香蒲的花粉含异鼠李素的甙、廿五烷、挥发油及脂肪油约10%。脂肪油含游离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约30%,谷甾醇约13%,此外尚含棕榈酸、硬脂酸及油酸的甘油酯、α-香蒲甾醇。

宽叶香蒲的花粉含水分16%,粗蛋白18.9%,粗淀粉13.31%,糖6.47%,粗脂肪1.16%,灰分3.7%。糖中有葡萄糖、果糖、木糖、阿拉伯糖占97%,松二糖等双糖类约1.5%,低聚糖约0.5%。又含异鼠李素的甙,脂肪油约10%,谷甾醇约13%。

东方香蒲花粉的成分大致同宽叶香蒲。


上一篇:郁金的药用价值

下一篇:五灵脂的药用价值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蒲黄内容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