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甘,平。归肺,脾,肾经。滋肾润脾,补脾益气。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
1.用于肾虚精亏得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2.用于脾胃虚弱。既补脾阴,又益脾气。
3.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
药理作用
①降压作用
黄精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均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
②抗真菌作用
黄精醇提水溶液2%以上浓度便开始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如堇色毛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其水抽出物对石膏样毛癣菌及考夫曼-沃尔夫氏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但有报道其10%煎剂仪对羊毛样小孢子菌有轻度的抑制作用,而对其他多种真菌无效。
③抗菌作用
黄精在试管内对抗酸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剂对实验性结核病的豚鼠,在感染结核菌同时给药与感染后淋巴肿大再给药,均有显着的抑菌效果,且能改善健康状况,其疗效与异烟肼接近。对伤寒杆菌仅有微弱的抑制作用(抗菌最低浓度为500~1000毫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抗苗最低浓度)1000毫克%)。但也有报道黄精粗制剂及水抽出液,对上述两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1:10浓度对腺2病毒有延缓作用,对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黄精的功能与主治:
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治虚损寒热,肺痨咳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
①《滇南本草》记录:"补虚添精。"
②《日华子本草》记录:"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
③《别录》记录:"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
④《纲目》记录:"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
⑤《四川中药志》记录:"补肾润肺,益气滋阴。治脾虚面黄,肺虚咳嗽,筋骨酸痹无力,及产后气血衰弱。"
⑥《现代实用中药》记录:"用于间歇热、痛风、骨膜炎、蛔虫、高血压。"
⑦《本草从新》记录:"平补气血而润。"
⑧《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记录:"补肾健脾,强筋壮骨,润肺生津。"
黄精的应用与药方:
应用
1、用于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治肾虚精亏,常配枸杞子等同用;治消渴,常配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等同用。
2、用于脾胃虚弱。既补脾阴,又益脾气。若脾胃气虚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软者,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脾胃阴虚而致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者,可与石斛、麦冬、山药等同用。
3、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能滋肾明,润肺燥。治阴虚肺燥咳嗽,可单用熬膏服,或配沙参、川贝母、知母等同用;治劳嗽久咳,可配地黄、天冬、百部等同用。
配伍效用
1、黄精配伍续断黄精补脾益气、滋阴润肺,功偏补阴;续断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补而不滞,偏于补阳。二者合用,共奏补肝益肾、强壮筋骨、健脾和胃、益气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精血虚损之腰膝酸软、体倦无力等症。
2、黄精配伍枸杞黄精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补中益气、养阴润肺、补肾益精,为气阴双补之品,多入脾补后天;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肺经。滋肾润肺、补肝明目,长于滋肾补肝,多入肾助先天。二者合用,共奏补肾健脾、益气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诸虚劳损、肝肾不足、精气两衰之头晕目眩、食少体弱、月经不调、闭经等症。
附方
①治脾胃虚弱,体倦无力:黄精、党参、淮山药各一两,蒸鸡食。(摘自《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补精气:枸杞子(冬采者佳),黄精等分。为细末,二味相和,捣成块,捏作饼子,干复捣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水送下。(摘自《奇效良方》枸杞丸)
③壮筋骨,益精髓,变白发:黄精、苍术各四斤,枸杞根、柏叶各五斤,天门冬三斤。煮汁一石,同曲十斤,糯米一石,如常酿酒饮。(摘自《纲目》)
④治肺劳咳血,赤白带:鲜黄精根头二两,冰糖一两,开水炖服。(摘自《闽东本草》)
⑤治胃热口渴:黄精六钱,熟地、山药各五钱,天花粉,麦门冬各四钱。水煎服。(摘自《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小儿下肢痿软:黄精一两,冬蜜一两。开水炖服。(摘自《闽东本草》)
⑦治肺结核,病后体虚:黄精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炖猪肉食。(摘自《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⑧治蛲虫病:黄精八钱,加冰糖二两,炖服。(摘自《福建中医药》(6):44,1965)
⑨治荣气不清,久风入脉,因而成癞,鼻坏色败,皮肤痒溃:黄精根(去皮洗净)二斤。日中曝令软,纳粟米饭甑中同蒸之,二斗米熟为度,不拘时服。(摘自《圣济总录》)
⑩治眼,补肝气,明目:蔓菁子一斤(以水淘净),黄精二斤(和蔓菁子水蒸九次,曝干)。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空心以粥饮调下二钱,日午晚食后。以温水再调服。(摘自《圣惠方》蔓菁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