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的药用价值:
㈠名称:石菖蒲
㈡拼音:Shí Chānɡ Pú
㈢英文名:Grassleaf Sweelflag Rhizome, Drug Sweetflag Rhizom
㈣别名:水剑草、苦菖蒲、粉菖、剑草、剑叶、昌本、菖蒲、昌阳、昌草、尧时薤、尧韭、木蜡、阳春雪、望见消
㈤药材类别:根茎类
㈥入药部分: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㈦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㈧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①《药性论》记录:味苦辛,无毒。
②《另口录》记录:无毒。
③《本经》记录:辛,温。
㈨归经:入口、肝、脾经。
①《本草经解》记录: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记录:入心、脾、膀胱三经。
③《纲目》记录:手少阴、足厥阴。
㈩各家论述:
1.《本草新编》论述:石菖蒲,必须石上生者良,否则无功。然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开心窍必须佐以人参;通气必须君以苍术;遗尿欲止,非加参、芪不能取效;胎动欲安,非多加白术不能成功;除烦闷,治善忘,非以人参为君,亦不能两有奇验也。
2.《本草汇言》论述: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
3.《纲目》论述:菖蒲气温,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是矣。
4.《本草正义》论述:菖蒲味辛气温,故主风寒湿邪之痹着。治咳逆上气者,以寒饮湿痰之壅塞膈上,气窒不通者言之。辛能开泄,温胜湿寒,凡停痰积饮,湿浊蒙蔽,胸痹气滞,舌苔白腻垢秽或黄厚者,非此芬芳利窍,不能疏通,非肺胃燥咳及肾虚之咳逆上气可比。
5.《重庆堂随笔》论述: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
6.《本经逢原》论述:菖蒲,心气不足者宜之,《本经》言补五脏者,心为君主,五脏系焉。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治咳逆上气者,痰湿壅滞之喘咳,故宜搜涤,若肺胃虚燥之喘咳,非菖蒲可治也。其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总取辛温利窍之力。又主肝虚,心腹痛,霍乱转筋,消伏梁癫痫,善通心脾痰湿可知。凡阳亢阴虚者禁用。以其性温,善鼓心包之火,与远志之助相火不殊,观《本经》之止小便利,其助阳之力可知。
石菖蒲的营养价值:
化学成份:根茎和叶中均含挥发油(0.11~0.42%),其主要成分是β-细辛醚63.2~81.2%,细辛醚8.8~13.7%,其次为石竹烯、α-葎草烯、石菖醚等。还含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